《藥用精油學》發行人/總編審序

劉語婕 Yu-Chieh Rita Liu

「藥用精油學」發行人暨總編審
美國紐約大學(NYU)藝術管理系碩士
IFA / PEOT國際芳療暨精油治療師P200校長級師資
EASF/EIA 2017法系芳療師


在浩瀚植物時空下, 尋找連結的分子

芳香植物可說是大自然中最最奇妙的禮物之一,不論它們的氣味如何地啟發人類對其更進一步的研究與了解,它們自成一格的天然小宇宙與種種奇妙的自癒能力,更是人類所望塵莫及的~

這本書,是一位和我們一樣輕易地被大自然感動,但,卻能持續地遵循著他的初心,為我們展現出他一輩子與團隊研究的熱情與諸多成 果。Dr. Pierre Franchomme,正是這樣一位值得令人敬重、又總是充滿童稚真心的植物/精油研究學者。

而因爲覺得這是件很重要的事,所以,行動便緩緩而慎重地於2018年底展開~很榮幸地,可以獲得老師的首肯出版繁體中文版本,並擔任責任編審的工作,每當審訂工作卡關、或是和翻譯及審訂老師一來一往討論細節、或在夜深人靜,只要一想起上課時老師說他年輕時第一 次聞到黃色百里香、和他聊起台灣的特有植物的光景,感覺似乎嗅神經已然帶我起飛,腎上腺素也開始戰鬥⋯,和老師在自然界追尋了一輩子的時光相比,這也不過就打了個盹罷了!

老師延續法系芳療自瓦涅醫師(Dr. Jean Valnet)以降的科學方式研究精油,結合當代的菁英團隊,不僅為我們掀開精油瓶中的秘密,也將他從年輕時期開始對世界各地芳香植物的種種探索,如史詩般地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身為他的學生深知,這些寶貴的知識,真的足夠我們探尋一輩子的了!而從法系芳療的觀點來說,精油從來都不僅只是美容用途,這些從植物萃取而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如老師的信念,應當是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的重要一環!

此書得以完成,感謝六位勇敢接受挑戰的辛苦翻譯群和協助審訂的指導教授、老師及醫師們,還有協助校稿以及美編的源流同仁們,因著 Dr. Franchomme對「精油」這門學問的認真,讓我們連結了起來!

猶記得2018年冬天第一次和法蘭貢老師及翻譯耿嘉一起在源流的小辦公室裡挑燈夜戰;王升陽教授的慷慨協助與專業效率;張隆仁博士一路以來的鼓勵與支持;怡君老師不厭其煩仔細地對第三章內容及拉丁 學名的再三確認;另外,台安醫院的兩位醫師包括雅婷醫師仔細地協助審訂章節5-6的所有醫病理專有名詞、佳琳醫師協助審訂章節6,她們各以其專業背景,呈現出芳香療法的知性面貌;還有在偶然機會下因為詠彤Colleen的推薦去旁聽台大李平篤老師的「植物之二級代謝」 課程時,審訂的進程居然就剛好進入生合成章節,也就順勢地從李老師的上課內容中釐清部分專有名詞翻譯上的些許問題;而好些白天夜晚和詠彤邊喝阿里山好茶好咖啡不休止地討論植物化學,更是讓我好生懷念~~

2016年第一次將老師的課程帶進台灣時,休息當下看見老師講桌上那本被他翻到已經快要散開了骨架的綠皮書 ( 老師的第一本著作 ),忍不住拍了張照片並在「臉書」上寫著:

「在人生有限的時光裡,能服膺自己的信念並持續去實踐它⋯多麽不容易。而我們,不管是仍在路途上的學習者或是追隨者,也得仔細聆聽辨認那內在的鼓聲,找到自己自在安適又能持續焙著內心火苗的生活方式,也才能活出那個獨特的自己。」

深深相信會閱讀此書的朋友,也都兀自著迷於這些不可言喻的精油分 子⋯,除卻感性和熱情之外,在法蘭貢老師科學芳療實證的支撐下,我們在進行配方時會多一層思考,也會懂得如何更安全地使用精油。

翻開此書,就讓這位是潘威爾醫師眼中「精油代言人」的法蘭貢老師 引領著我們,讓您與精油、與老師、甚至與自己的連結旅程,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