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精油學》推薦序

張隆仁博士

臺灣大學農藝學研究所博士
前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兼生物技術研究室主持人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農業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首先還是由衷表達對源流學堂國際有限公司劉語婕執行長誠摯邀請筆者為這本新書作序的謝意。感謝得以滿足先睹為快的喜悅。同時也祝福源流公司完成充滿洋溢 ̋充滿了知識學習的喜樂 ̋愉悅心情,以及傳承後進的精神,精心策劃,所翻譯的這本由國際芳療先驅皮埃爾・法蘭貢博士著作之尖端芳療系列叢書首部曲:《藥用精油學》2020最新增訂中文版(法文版2015年出版)新書出版,能夠為國內植物精油、芳香療法、自然醫學輔助療法領域等相關產業,帶來新思維、新氣象與新契機。


台灣植物精油製造產業肇始自清末年間自大陸內地引進的樟腦製造技術,配合台灣豐饒繽紛的植物物種,創造了位居世界第一與重要的樟腦產地美譽。日據時期再度引進近代科學的萃取與精煉等研發技術, 研發應用於醫藥、工業與香料用途高品質的樟腦,建立經濟產業。奠定台灣光復前後,可自行生產樟腦、樟腦油、芳樟葉油、龍腦、薄荷油、香茅油、檜木油與桉樹油等產品,商品化出口賺取外匯盛況之基礎。迄1950年代台灣香茅油仍為重要出口商品,產量曾居世界第二。 往後雖因化學合成品興盛、生產成本與國際新興精油產地與市場等諸因素,容景不再。唯迄今仍有中樟生技公司(前中華樟腦公司)與臺灣德和精化股份有限公司(前臺灣德和樟腦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擁有生產醫藥級與食品香料級的精煉技術,且持續與國內科研單位合作研發創新產品,開拓國際市場。包括生產抗生素 ampicillin 製程必要之旋光分離劑「左旋苯甘胺酸」的樟腦磺酸技術;以及高品質龍腦、天然 樟腦粉、樟腦片等與 99.5%/99.75%桉葉醇(Eucalyptol)、茶樹醇(Ter- pinen-4-ol)、95%95%松油醇(L-Terpineol)、1.8-cineole、menthol 等產品,行銷世界著名藥廠或藥妝廠。此外隨著國內生物科技產業與美妝保養產業的迅速發展,台灣本土創立的美妝產業諸如佐丹妮絲公 司⋯⋯等等,也積極投入資金,建立實驗室,跨國合作,並開發台灣本土生產的植物精油,為台灣精油產業創造產品銷路之機會。可惜產業鏈中的民間生產粗精油的蒸餾工廠(精油原料供應廠),受國際價格與生產成本影響,目前僅存南投茗樟生科公司、苗栗東昇公司(東峰製材所)、嘉義竹崎俊德公司(檜木油)。以及農政單位輔導休閒產業與技術移轉政策下的小農或休閒農場零星生產檜木油、香茅油、澳洲茶樹等精油,產業規模堪稱小而美。


台灣學術與試驗研究單位對香料植物、香藥草、藥用植物之引種、原生植物或原產植物的開發、有機栽培管理技術、萃取技術(包括超臨界二氧化碳的萃取技術皆已成熟)、化學與活性成分分析、藥理分析、產品開發等等面向,人才濟濟,研發能量充沛,且成果卓著。例如近期工研院針對抗疫病、抗菌產品之研發。


又芳香療法產業大約於1990年前後引進台灣。近年來產業發展迅速, 早已跳脫早期的芳香美容SPA經營模式。積極引進國際專業訓練課程之機構,如:英國IFA、IFPA,美國NAHA等協會,以及澳洲、德系芳療等體系,建立符合國際標準之芳療師證照制度。享譽國際的芳療大師也陸續應聘來臺授課,讓業界與消費者均得以獲得新知,同步世界芳療潮流,促進產業升級。目前諸多所院校已經進展至結合醫療體系, 應用芳香輔助療法於安寧照護與臨床醫學研究階段。母校中興大學王 升陽教授領導團隊整合校內相關科系與芳香療法業界結合的芳香生活、芳香文化與產業實務教育模式,更值得國內各界參考依循。


皮埃爾・法蘭貢博士《藥用精油學》內容,無私貢獻其畢生所學與實務經營操作技術與思考方向,為閱讀本書的讀者,充實新知,提供了為預備走入這道路的同好必備的相關資訊。台灣植物精油、芳香療法、自然醫學領域與產業鏈,人才濟濟,技術成熟。隨著國際與國內以全人健康、整體治療新思維的自然醫學與輔助療法的熱潮與盛行。期望台灣會有更多人來閱讀本書,更期望有經濟實力的公司單位或能人,於閱讀本書後,借鏡法蘭貢大師的經營模式,集結整合各界,以現代 先端科技、靈性科學、人道精神,共同來發展重振台灣精油產業。


張隆仁 博士 謹識2020/09/12